第四届江苏省中小学校长沙龙成功举办

2025-09-28 18:14:28 浏览数:18

2025年9月25—26日,由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主办,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生涯规划专业委员会承办的第四届江苏省中小学校长沙龙在南京成功举行。本次活动聚焦“科普引领·科教育人:共筑科学教育新生态”,旨在从理念引领到实践路径,系统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来自全省近七十名中小学校长齐聚一堂,分享实践经验,共同为江苏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image.png

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理事长、南京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宋永忠,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特种机器人技术创新中心主任罗庆生,南京市金陵中学党委书记孙小红,北京时代凤凰教育研究院院长、南师大拔尖人才早期培养研究中心秘书长陈明,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吉春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生涯规划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小青等领导和嘉宾出席。

 image.png

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理事长宋永忠讲话

宋理事长聚焦科学教育新生态的构建,强调要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呼吁教育工作者主动拥抱变革,进一步拓宽科技教育工作思路,以创新实践探索有效育人路径。

 image.png

北京理工大学特种机器人技术创新中心主任罗庆生作专题报告

罗教授作《人工智能+基础教育》专题报告,系统梳理了人工智能技术的起源、发展历程与未来趋势,并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与基础教育融合的可能路径与深远意义,为中小学校推动科学教育提供了重要启发。

 image.png

南京市金陵中学党委书记孙小红作专题报告

孙书记作《一边上高中,一边上大学——“双高”贯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金中实践》报告,分享了金陵中学在高中与高校贯通培养模式上的实践与成效,构建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为推进“双高衔接”育人模式提供了扎实的实践样本。

26日下午开展小学、初中组和高中组分组讨论。小学、初中组围绕“科学教育特色校建设”展开研讨。王道标表示要以科创为翼,激发学生好奇心,提升实践动手能力。顾春宝表示学校从多个层面探索科学教育,让科学知识扎根于校本土壤,赋能学生的从容成长。刘丽春在分享中表示学校在教学中从身边万物出发,引导孩子俯身亲自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科学的无穷魅力,在孩子心中播下好奇与探索的种子。曹凤娟分享学校以“工程思维”为核心,将抽象素养转化为可践行的教学实践,推动培养创新人才。谈琴芳表示学校将“绿色”理念与“科技”手段深度融合,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徐静表示学校以少科院建设为支点,打破传统科技教育的边界,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究”。

 image.png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柳洲东路分校副校长王道标作分享

image.png 

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副校长顾春宝作分享

 image.png

南京市赤壁路小学常务副校长刘丽春作分享

image.png 

江阴市毗陵路小学副校长曹凤娟作分享

 image.png

昆山市城北中心小学校副校长谈琴芳作分享

 image.png

南京江北新区浦洲路小学副校长徐静作分享

高中组围绕“科学教育与双高衔接”主题展开深度交流。校长们结合学校实践分享成果。高磊系统阐述了“大科学课堂”涵育科学家精神的具体路径,强调通过课程与机制创新夯实学生科学素养。龚亮亮分享了“大科技教育”理念下科技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的系统实践,突出了课程整合与平台搭建的协同作用。张昌军聚焦个性化教育,强调尊重学生差异、激发个体潜能,构建多元发展通道。周晓阳介绍了学校在AI赋能发现式学习方面的实践蓝图,展现了人工智能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深刻重塑。朱广军以“高——大衔接”视角,探讨了示范高中育人模式对学生长期学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image.png

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高中党委书记周晓阳作分享

 image.png

南京市第一中学副校长高磊作分享

image.png 

南师附中秦淮科技高中副校长龚亮亮作分享

 image.png

南京天印高级中学校长张昌军作分享

 image.png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初级中学书记朱广军作分享

本届校长沙龙的成功举办,为省内中小学校搭建了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展示了江苏基础教育在科教融合与双高衔接方面的积极探索,为学生多元发展提供指引。未来协会将持续开展校长论坛交流活动,希望更多的中小学校参与活动,助力我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蓬勃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