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新闻】人工智能这样赋能基础教育,第四届江苏省中小学校长沙龙在南京举办

2025-09-29 13:17:08 浏览数:68

9月26日,第四届江苏省中小学校长沙龙在南京举办。活动由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主办,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生涯规划专业委员会承办,来自全省各地的近70名中小学校长、科学教育专家学者参会,为全省中小学科技教育发展与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擘画路径。

中小学阶段是激发科学兴趣、培养科学思维的关键期,需将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理事长宋永忠表示,校长沙龙不仅是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的跨校交流合作平台,更能为中小学科技教育提供专业指导,为推动青少年科学教育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以“科普领航员培养工程”试点为引领,完善科技辅导员培训体系,培养科普领军人物与教育家型科技辅导员;依托“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培训与实践基地”平台,承接教育部、中科院、中国科协培训项目,今年6月已完成“2025年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教师交流活动(第二期)”,10月拟继续承接中国科协全国培训项目;在中国科教工作者协会指导下,持续开展江苏省青少年科技辅导员专业水平认证,推进辅导员专业化发展。他呼吁,全省中小学应“拓宽科技教育思路、打破固有模式局限”,以先进理念指导科学教育实践,以创新探索高效育人路径,“齐心协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教育强国建设作出新贡献”。

而双高衔接是人才培养链条的优化,要积极探索高中与高校在课程建设、师资共享、实验开放、项目研究等方面的合作。南京市金陵中学党委书记孙小红分享了金钟国科学教育与“双高”贯通实践,揭秘“一边上高中一边上大学”培养模式。在理科实验中,学生们从按图索骥的基础操作,到验证原理的实验完成,最终实现自主设计创新实验,夯实科学探究能力;同时,依托数理化、通用技术、机器人等学科教师,开发分科式拓展课程,为学生搭建能力进阶平台。另外,金中对接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引入大学课程与资源,学生参与后可将作品带入大学继续研究,部分学生直接进入高校优质项目组,让学生提前接触高校科研体系。

人工智能如何赋能基础教育?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罗庆生认为,教育工作者需关注三大AI素养:一是“世界观”,认清AI的起源、当前阶段与未来方向;二是“价值观”,辩证看待AI机遇与风险,AI与人类并非非黑即白;三是“方法论”,掌握AI技术原则与应用逻辑。他建议,教育者以AI素养为抓手,推动AI与基础教育融合,而非单纯担忧“AI取代行业”。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程晓琳


原文链接:https://jhd.xhby.net/share-webui/detail/s68d8f5e5e4b0e7b5391996d2

-->